育儿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育儿频道 >> 亲子 >> 亲子沟通 >> 正文

父母与孩子的交流

佚名

http://baby.qm120.com2014-12-09 17:18:07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亲子沟通 交流

  

 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

  一.学生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(学生自述):

  1、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,我做不到。

  2、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。

  3、我对他们不服气。

  4、当时我的心情不好。

  5、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。

  6、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。

  7、他们经常打人,我反感他们。

  8、我正在生气,心太烦,谁的话也不爱听。

  9、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,语言不文明,不尊重人。

  10、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,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。

  11、我经常挨训,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。

  12、他们说的话是假话,我才不爱听呢!

  13、他们说话太罗嗦,让我厌烦,我就赌气不听。

  14、他们经常冤枉我,我很委屈,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。

  15、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,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,我很反感。

  16、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,所以我很生气。

  17、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,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,就不听话。

  18、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,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,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。

  19、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,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。

  20、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,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,我一点自由也没有,越听话越没有自由。

  二、问题产生原因(家庭中有时出现的一些无意识错误教育):

  1、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。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,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,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。而孩子的自我否定,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,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。

  2、常指责孩子的失败。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,家长甲对孩子说:“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,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,你要加油呀,孩子!”家长乙对孩子说:“你怎么这么笨!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,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!”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,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,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,注重于问题的解决;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。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,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。

  3、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。玩是孩子的天性,一味地阻止,迫使其“学”,而且学之不尽,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。成功的教育是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,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。而不恰当的教育,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。

  4、在生活、学习中包办太多,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对于孩子的学习,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,不是代替,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。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、学习中包办太多,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,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。于是,家长越着急,孩子越不急,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。结果,家长很累,孩子反而不长进。

  5、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。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,可是您是否知道:经常挨打的孩子,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。

  (1)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,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,能瞒则瞒,能骗就骗,因为对孩子来说,骗过了一次,就可以减少一次“灾难”。可是孩子说的谎话,往往站不住脚,很容易被家长发现。为了惩罚孩子说谎,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;而为了逃避挨打,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,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。

  (2)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,时间一久,孩子一看到家长,就会感到害怕,不敢接近。因此,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,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,他都只会乖乖服从。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常常容易自卑、懦弱。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,精神压抑,学习被动。

  (3)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,会感到孤独无援。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,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,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会自感“低人一等”,显得比较压抑、沉默,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。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,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,性格上也显得孤独。

  (4)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,损害孩子的自尊心,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、逆反心理。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,你要往东,他偏要往西,存心让家长生气。还有的孩子,父母越打越不认错,犟劲越来越大,常常用离家出走、逃学来与家长对抗,变得越来越固执。

  (5)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,在家里父母打他,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,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。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,长大后,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。家长打孩子,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。

  (6)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,还硬要孩子“认错”,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。事实上,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。表面上看,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,实际上,他的抵触情绪很大。在被打之后,他会不知所措,惶惶不安,久而久之,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。

  (7)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,又觉得心痛后悔,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,甚至抱着孩子痛哭,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。这种情况,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,但是时间一久,他也就习以为常了。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。

  三、问题解决策略:

  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、理解孩子、尊重孩子。

  第一、平等。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,虽然年龄小,个头矮,可他们有思想,有头脑,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。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,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,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,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,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。所以,作为老师、家长,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,尊重他们的生命。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,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,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。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,流了汗,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。

  第二、交流。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。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,叫“代沟”,消除“代沟”,莫过于平等交流,加强对话。比如,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;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?你的同桌有换了吗?喜不喜欢他?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?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,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,等等。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,产生亲近感。

  第三、容忍。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,不要遏制个性。罗曼·罗兰说过: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,做错事就是长见识。

  第四、鼓励。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,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,甚至是刻骨铭心的。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,随意指出几名学生,对他们的老师说:这些孩子很有天赋,非常聪明。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。其实,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,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。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。可见,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。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,与其嘲讽他:瞧你这模样,还有什么出息。不如换一个角度,效果会大不同:这么难的题目,也得了60多分,不错呀!

  第五、谈心。谈心是与孩子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。三种情景下的谈心:一种是平时的聊天,为了更多的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;一种是看到孩子进步,心理高兴,找他谈谈,给予鼓励;一种是看到孩子有缺点,心里着急总要苦口婆心的劝导一番。有谈心过程中,有的家长谈话,子女听得进,获得教育,做父母的心里也舒畅。而有的家长谈话,子女却听不进,或当耳边风,不耐烦,嫌你罗嗦,甚至顶嘴,不服管,气得家长无可奈何。因而怎么与孩子谈心是家长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艺术。

  1、谈心的情感气氛与时机

  谈心要有良好的情感气氛,包括双方在谈话时的心情,态度以及气氛。只有双方在心情舒适愉快,气氛轻松融洽的前提下,谈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。如果家长一遇到子女有点事就按捺不住,火冒三丈,不顾自己与孩子的心境,不分时间与场合,找子女谈话。这种情绪的谈心,多半以家长的训话或打孩子为结束,双方的关系更加僵化。孩子要么表面上更怕家长,要么产生对抗情绪,甚至离家出走,导致谈话的失败和问题的恶化。

  几种状态下不易与孩子谈心:双方怒气未消,心境不好;子女情绪低落,心情烦躁;庭气氛不好。总之,家长要适时把握时机,使谈心顺利进行。

  2、谈心的内容

  谈心的内容是谈心效果的主要方面,应是友善的,鼓励的。谈话的内容讽刺与挖苦甚至是恐吓都只能使孩子在心理上离你更远,而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更难谈到进步了。家长与谈心时,不仅要建议孩子“怎样做”和“不该怎么做”,而更多的是要给孩子明白“为什么这样做”“这样做产生的后果”,并分析后果的利与弊。谈心时,家长要学会倾听,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,鼓励孩子多说,有时在倾听的过程中,家长可能已是怒火中烧了,但切记“上火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口中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,他自身对这事的看法,了解孩子是否已有反省,反省的方法。对孩子的引导也不要以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简单地类比,毕竟时代在发展,社会的氛围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,按过去的一套要求孩子,孩子是无法理解与接受的。谈话的内容要就事论事,切忌翻陈年老帐,即使是老问题再犯,也应看问题是不是比过去有所减轻,只要有点进步就要肯定后再进行批评。

  3、谈心的方式

  谈话时,家长切莫唠叨。对孩子的过错,没完没了的唠叨会激起孩子的反感,造成孩子的麻木不仁。对待家长的唠叨,孩子的做法通常是不给予理会,但有的孩子会顶嘴,甚至有的孩子就到外寻找温暖,导致有的孩子走上另一条路。谈话的方式要考虑到内容、场合和子女的个性,甚至是事件发生的地点等因素来选择。以下几种方式供家长参考。

  4、谈心的时间

  (1)情景式的。针对一定的事情而创设情景,让孩子体验当时的情景,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后果。

  (2)休闲式的。如饭后散步,一起看报纸时……

  (3)严肃式的。针对孩子的严重问题需要严肃处理的。

  第六、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。

  (1)尽可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、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,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。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,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,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,家里一天到晚是声、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,却没有读书声,似乎是不可取的。

  (2)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,而要全家共同遵守。父母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、互相爱护、互相关心,讲文明礼貌,讲理解宽容,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,不采取过激行动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,鼓励孩子关心、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,要经常与孩子沟通,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,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,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。如有矛盾,妥善解决,切忌无原则的争吵,甚至酿成纠纷,不可收拾。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。

  (3)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,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、故事、笑话,语言风趣幽默些;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,如读书看报,写字画画,种花种草,打球,郊游,下棋,欣赏音乐,收藏,等等,都可以陶冶性情,有益身心健康。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,如、嗜烟、酗酒等。

  (4)要爱科学,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。要有科学精神,不要相信封建迷信。要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,而是不懂现代科技、不会操作电脑的人。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氛围,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。
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