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6岁儿童心理特征
http://baby.qm120.com2009-12-16 09:32:57 来源:全民健康网
言语表达
可以自由地与谈,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。
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,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,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。
言语失常现象
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:口齿不清、发音含糊和口吃。
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,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。
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、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。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、胆怯,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。
口吃的原因有多种,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、神经过敏,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,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。
专家提示
这一时期,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,在与他们交谈时,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,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,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。
教育重点
通过听故事、讲故事等活动,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,丰富他们的词汇量,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。
思维与想象
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,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,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。
但是,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,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、形象的。6岁时,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,如口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,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。
具有丰富的想象力,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、绘画、讲故事等活动中。
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,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,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;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,确定活动规则,在游戏中按规则、角色身份行事。
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,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;大萝卜比人还大,要大人、孩子、小狗、小猫等一齐拔。
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,很多妈妈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,每个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,做好家长这人生中重要的工作![[了解更多科学育儿知识请进入:育儿频道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