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育儿频道 >> 幼儿期(1-3岁) >> 幼儿早教 >> 正文

如何让宝宝不再恐惧幼儿园

http://baby.qm120.com2009-11-20 12:32:44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幼儿园 哭闹 热闹

  几乎所有的宝宝开始对幼儿园都有抵触情绪,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这种情绪以及如何消除呢? 

    案例一:

  初秋的早晨,阳光明媚,孩子们和家长一起,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幼儿园,一会儿,幼儿园里热闹起来,说话声、欢笑声汇成了一首与众不同的美妙音乐。突然,在这美妙、和谐的音乐声中,传来了一阵刺耳的哭叫声:“我要回家,我不上幼儿园”,这刺耳的哭叫,既打破了音乐的和谐,也让人心头一颤,原来是小一班的雷雷小朋友双手紧紧拽住妈衣服不让妈妈离去,哭闹着不愿意上幼儿园。

  案例二:

  午睡的时间到了,小二班的孩子们安静地来到午睡室,在老师帮助下,脱好衣服,盖上被子,安静地午睡了,一会儿,大多数小朋友进入了梦乡。这时,老师听见小宇怯怯地说:“老师,我要尿尿”,于是老师带着小宇来到卫生间。尿完后,小宇躺下了。过了一会儿,又传来了小宇要尿尿的声音,老师又让他去了,他只尿了几滴。就这样,每隔几分钟,小宇都会要尿尿,在整个午睡的时间里,前后共尿了十多次。

  教育反思:

  以上部分幼儿在园的现象,心理学上叫做“分离焦虑”现象。所谓分离焦虑,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、忧伤、紧张、恐慌、不安等情绪。“分离焦虑”源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行为,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。幼儿从出生起,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对父母或其他养护者的依恋,依恋的对象成为幼儿安全的象征,是幼儿得以信任、依赖的人。因为孩子对抚育者已形成了固定的依恋关系,他们已懂得抚育者(一般是父母)在自己身旁,是自身安全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。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,他会努力去寻找,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。在不同的情景中,依恋对象对幼儿的意义不同:处于自己较为熟悉的环境中时,大多数幼儿不太在意是否能看到依恋对象,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,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或是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,对幼儿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。在没有建立起新的依恋(对教师的社会依恋不能替代父母的依恋)之前,幼儿对自己亲人的依恋情感仍然是强烈的。而且从家庭到幼儿园,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在家庭中,

  幼儿往往是中心,尤其是独生子女。同时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也十分突出。他们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,对于群体生活感到陌生,这是幼儿入园不适应的重要因素。正因为如此,孩子初次入园,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,就会觉得失去了安全感,感到恐惧,因而紧缠父母不愿离开,大声哭闹,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和种种不适,如头痛、肚子痛、尿频等现象……研究表明,幼儿对其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,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。

  教育策略:

  1、帮助幼儿作好入园准备。为了使幼儿能消除入园的恐惧心理,家长在孩子入园前,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,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、玩耍,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。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,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,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"幼儿园"游戏。鼓励孩子出去交往,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、请进来的方法,鼓励孩子与陌生往,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,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。
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[编辑推荐:送宝宝上幼儿园易犯的错误]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[编辑推荐:冬天来了 幼儿园宝宝如何穿衣]]

首页12尾页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
{/cms:showconten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