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育儿频道 >> 幼儿期(1-3岁) >> 幼儿早教 >> 正文

如何帮助宝宝摆脱胆小的心理障碍

http://baby.qm120.com2012-11-14 18:13:26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  孩子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,当然除了一些天生内向的孩子,但是内向并不等于说孩子胆小,有些孩子胆子很小,不敢与人说话,无法正常社交,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心理障碍呢?

如何帮助宝宝摆脱胆小的心理障碍

   孩子胆小原是患了“习得无助行为”心理障碍

  我认真地为孩子做了心理测查后,发现孩子智力正常,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,害怕困难,害怕失败,整个测试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,也没有一般儿童的好奇心。同时我还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,原来他们两口子都是知识分子,从妊娠起就对孩子寄予了厚望。孩子两岁多时,他们就开始教他识字算数,但孩子的脑袋不“开窍”,教了几个星期,仍然只会数不会算,为此挨了不少的骂和打,慢慢地,就变得问他什么都不肯开口,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什么事都兴致勃勃的。综合测验时的表现、测验结果及家庭教育情况,我诊断这个**患的是一种叫“习得无助行为”的心理障碍。

  只要你留心观察,这种胆小的儿童并不少见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胆小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,胆小的背后实际上是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,担心自己在同伴、老师或父母面前“出丑”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习得无助行为”。

   “胆小”根源在于觉得自己“笨”

  人在遭受挫折与失败后,会有两种归因方式:一种归因为自己能力不行,另一种则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。能力不行的实质就是自己“笨”,这对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一大打击,因而有这种归因的儿童,往往表现为回避挑战,寻求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,避免出现对自己能力的不良评价。碰到障碍、失败时成绩下降,表现出低坚持性,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低能力(实际上,在许多情况下,他们的能力并不低),并产生负性的自我认知(认为困难是不可克服的)和不良情绪(如焦虑),即形成一种非适应性的“无助”反应模式,并由此而学到用这种“无助行为”来消极地保护自己。结果,他们在经历失败之后,就变得努力程度降低,甚至逃避作业,作业成绩也会明显降低。

   而另一种归因则不同,努力不够使他们现了丑,他们会用更大的努力去弥补,并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能力来维护自尊。因此,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寻求挑战性任务,追求提高自己的能力,活动的目的是要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,在困难的情况下有较高的、有效的坚持性,对任务乐于投入更多的努力,面对失败时,只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反馈,同时,却保持和增强积极情感,维持和提高成绩水平,即形成一种“掌握-趋向”反应模式。结果,他们在经历失败之后,变得更加努力,成绩也会有所提高。

首页123尾页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