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育儿频道 >> 婴儿期(1-12月) >> 婴儿呵护 >> 正文

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

http://baby.qm120.com2010-10-20 11:32:55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  小儿疳积,医学上叫“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”。患儿面黄肌瘦,精神痿靡,饮食不佳,腹胀,大便拉稀而酸臭异常。常见于1-3岁的儿童。据有关资料表明,虽然卫生条件和经济条件不断改善,但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中,进食随意性很大,常因急性消化不良而转为慢性营养障碍,故小儿疳积症并不少见。中医在小儿疳积的治疗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,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,以供参考。

  刮痧疗法

  (1)选穴

  、胃俞、中脘、天枢、章门、气海、足三里、鱼际、四缝。

  (2)定位 :在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  胃俞:在背部,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。旁开1.5寸。

  中皖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

  天枢:位于人体中腹部,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。

  章门: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。

  气海:仰卧位。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1.5寸。

  足三里: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一横指处。

  鱼际:在手拇指本节(第一掌指关节)后凹陷处,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处。

  四缝:在手掌面,除拇指外,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四指中节缝纹的中央。

  (3)刮拭顺序

  先刮背部至胃俞,再刮腹胁部中脘、章门、天枢、气海,然后放痧鱼际、四缝,最后刮足三里。

  (4)刮拭方法

  补泻兼施。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。先刮拭背部至胃俞穴,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,应一次到位,中间不要停顿,出痧为度。刮拭腹部正中线,从中脘穴向下刮至气海穴,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,30次,出痧为度。再分别刮拭腹部章门、天枢穴,30次,不宜过重,出痧为度。鱼际、四缝放痧,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,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,经常规消毒后,左手拇、食、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,右手持针,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~2分深,随即将针退出,轻轻挤压针孔周围,使少量出血,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。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,由上至下,中问不宜停顿,至皮肤发红、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。

  “针四缝”法

  取三棱针在患儿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及小指四个指头的第二节指横纹中央,经局部消毒后,避开静脉,迅速点刺,挤出黄豆般大小的淡黄色液体(为关节积液),然后以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孔,按揉止血。

  对于病情较轻,体质较弱差的患儿,宜采用浅刺、少刺的轻刺激。反之,则应采用深刺、多刺的强刺激。

  “针四缝”治疗每周一次,4次为一疗程,可适用于1~7岁的患儿。除了疳积外,“针四缝”也有助于小儿骨骼的生长发育,对于儿童矮小症也有不错的疗效。

  捏脊法

  捏脊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儿科治疗方法:用食指的拇指从患儿的尾骶骨长强穴开始,将皮肤轻轻捏起,采用推、捏、提、按的综合方法,向上至颈椎反复操作3次。在推捏过程中,每捏3下,须将皮肤往斜上方提起,如手法得当,可在第2-5腰椎处听到一种轻微的响声。推捏完毕,再用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(双腰窝离脊中2公分处)点按5-7下。此法宜在晨起前进行,每日1次,连续7天为1疗程,一般可在2-5个疗程内获得明显疗效。捏脊法有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升降气机的特殊作用。

  通过捏脊可使脾胃功能在正常的气机运转中恢复和加强。据研究,捏脊可促进胃液分泌,使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浓度升高,使免疫机能加强。此法简便易行,节约经济,且患儿易接受而无副作用。不过,疳积是慢性疾病,无论药物医治还是捏脊调治,均不可操之过急,否则事倍功半。

首页12尾页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
{/cms:showconten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