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宝宝远离嫉妒
http://baby.qm120.com2010-02-19 10:54:51 来源:全民健康网
嫉妒,是个很可怕的字眼,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宝宝远离嫉妒心呢?
小蓓蓓是个漂亮活泼,聪明伶俐的小女生,刚刚上了幼儿园就博得很多老师的喜爱。班里有什么事老师都愿意让她去做,聪明伶俐的小蓓蓓每次都做得很好。为此,小蓓蓓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杨,同时被同班的小朋友们羡慕着。
可最近,妈妈发现小蓓蓓回家后总是小嘴嘟得高高的,不爱唱也不爱跳,一脸不高兴。原来,小蓓蓓是因为老师又表扬别的小朋友而生闷气。妈妈还发现,如果她抱抱或亲亲小蓓蓓的小表弟,小蓓蓓就会又哭又喊,“不要!不要!”对小表弟表现出很强的敌意,甚至还打小表弟,经常让妈妈陷入难堪。这时,妈妈才意识到小蓓蓓的嫉妒心太强了,于是带她到儿童心理门诊进行咨询。
病案点评:
小蓓蓓表现出的是一种很强的儿童嫉妒心理。她为了想比别人突出、优越,使自己永远处于中心地位(在她的心目中,只充许老师表扬她,妈妈关爱她),一旦老师表扬别的小朋友,或表现出对别的宝贝的喜爱,她就受不了,以攻击的形式表示其嫉妒心。
嫉妒是一种别人比自己优越时所产生的憎恨情绪。嫉妒在宝贝不同的年龄,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。对于小儿来讲,嫉妒行为往往表现得比较直接,比如,有的宝贝看到别的宝贝亲近自己的妈妈时,就会立即跑过去把那个宝贝推开,说:“这是我的妈妈!”表现出嫉妒。又如,当别的宝贝拥有比自己更多、更好的玩具时,嫉妒心强的宝贝就会去抢别人的玩具。还有的宝贝感到自己不如别人,就哭泣流泪,大发脾气,而有些宝贝则会以冷言冷语、背后说坏话、吹毛求疵,来表示其嫉妒之心。
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。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,情绪反应强烈,自控能力差,还不会理性思考,因此他们会根据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利弊,做出直接的情绪反应。他们希望独占父母和老师的宠爱,希望能总是处于受表扬的优越者的地位,他们不能分析这种希望是否客观合理,也不会进行自我调节。所以,对儿童来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感。
嫉妒行为不利于宝贝健康成长
尽管嫉妒是宝贝的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,如果嫉妒情绪过多过强,时间一久,它就可以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。由此,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,常因别人的成功而使自己很苦闷,甚至演变成对别人的仇恨。嫉妒心过强的宝贝,心胸狭窄,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,自私而缺乏关心他人;常常会制造矛盾,影响团结,孤立自己,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。严重的嫉妒会变成一种仇恨,对别人采取报复行为。因此,嫉妒行为不仅影响宝贝的发展,还会影响身心健康。当家长发现宝贝的嫉妒行为过强时,不应听之任之、放任不管,而是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。
爱心提示:
值得注意的是,嫉妒心比较强的宝贝,往往自尊心和虚荣心也强。其实,嫉妒情绪既有许多消极因素,也有一些积极因素。积极因素是指家长可以利用宝贝的自尊心和虚荣心,激励他们的竞争意识,使他们积极努力,迎头赶上别人。因此,嫉妒心理利用得好,也可以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始动力。
预防嫉妒4良策
1.教导宝贝积极向上
嫉妒心强的宝贝往往自尊心、虚荣心都很强,家长可利用这种虚荣心、自尊心,激励宝贝的竞争意识,使宝贝积极努力。家长应该告诉宝贝,你希望成功,别的宝贝也希望成功,在大家都努力获胜的情况下,其结果可能是这次你胜利了,下次又变成别人胜利。只要有强烈的进取心,不管结局如何全都是有志气的宝贝。最终让宝贝逐渐形成既希望自己获胜,也能在心理上容纳别人的成功的心理。
2.帮助宝贝克服不足
嫉妒心强的宝贝,往往是由于存在某种方面的不足而导致嫉妒情绪产生。家长要帮助宝贝找出自身的不足,并帮助宝贝努力克服。比如,有的宝贝看到别的小朋友画得比自己好,就会产生嫉妒心,这时家长要帮助宝贝提高绘画能力。只要宝贝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,嫉妒心就会相对减弱。
3.引导宝贝正确竞争
宝贝产生嫉妒心理后,家长不妨把它引导到让宝贝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上来。为此,家长可以告诉宝贝,别人领先获胜后,自己生气不是本事,而是应激发自己的斗志,敢于和对手展开竞赛。这次你获胜了,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,和你比一比。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宝贝,别的宝贝获得成功了,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学习,你要努力学习人家的长处,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,取得成功。
4.为宝贝树立良好榜样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宝贝。因此,家长先要养成开朗、豁达、包容的个性,不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,为宝贝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。久而久之,宝贝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豁达包容的良好个性。
域外新研究:人的嫉妒心从婴儿就已经开始
心理学家们一直认为,小儿在2岁以后才会有嫉妒这种复杂的感情。然而,英国的心理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,其实,婴儿很早就已开始懂得“吃醋”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他们发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,竟然对他人流露出嫉妒之心。于是研究专家们对24名母亲和她们的婴儿(4-6个月大)一起进行了研究。心理学家先让这些母亲们互相交流,然后让她们去抱别人的婴儿,抚摸并和其玩耍。结果发现,当母亲们相互交流时只有3个婴儿大哭起来,而当自己的母亲抱起别的婴儿爱抚时,却有13个婴儿哭闹不止。
[[编辑推荐:解析儿童五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]]